內蒙古國土資源勘查開發院(簡稱“內蒙古國勘院”)前身是內蒙古第一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院,于1958年成立。1998年8月與內蒙古第二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院(1982年成立)整合,開辦資金1024萬元,內蒙古國勘院是集科研、生產、開發于一體的重點地質勘查及國土資源調查單位,是內蒙古最具實力的物化探專業地質勘查單位。2006年被列入自治區直屬事業單位改革試點,實行事轉企的企業化改革,于2008年1月成立內蒙古國土資源勘查開發有限責任公司,注冊資金300萬元,與內蒙古國勘院為“一套人馬,兩塊牌子”,實行事企雙軌運營。公司(院)擁有專業儀器設備300余臺(套)。公司(院)提交地質物化探報告700余份。1992年獲得地礦部頒發的“地質找礦功勛單位”榮譽稱號。
2019年初,單位現有職工共計1280人(含在職職工382人、離退休職工898人)。在職職工382人,專業技術人員占39%,大專以上學歷占62%。
公司(院)現有專業技術人員151人。其中,教授級高級工程師6名,物探、化探、地質、測繪、化驗、經濟等專業高級工程師30名,工程師51名。
公司(院)已取得甲級資質4個:①固體礦產勘查甲級、②地球物理勘查甲級、③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甲級、④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甲級資質。已取得乙級資質6個:①地球化學勘查乙級、②地質實驗測試乙級、③液體礦產勘查乙級、④水文地質、工程地質、環境地質調查乙級、⑤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乙級、⑥測繪乙級資質。已取得丙級資質四個:①鉆井技術丙級、②鉆探工程丙級、③地災治理工程施工丙級、④土地規劃丙級資質。
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前旗復興屯銀鉛鋅多金屬礦普查(集中勘查)情況:
復興屯1區野外施工已完成。2018年9月26-27號,內蒙古自治區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專家組一行對復興屯1區項目進行了野外工作量認定及資料驗收,項目驗收綜合評分96分,質量等級為優秀。依據現有成果,預計Ag金屬量5000噸、(Zn+Pb)金屬量500萬噸,該區礦床規模達到特大型。
復興屯2區以鋅、鉛鋅礦體為主,總體走向北西~東南走向, 2018年9月26-27號,內蒙古自治區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專家組一行對復興屯2區項目進行了野外工作量認定及資料驗收,項目驗收綜合評分94分,質量等級為優秀。通過鉆孔共控制82條銀鉛鋅礦體,依據現有成果,認為該區找礦前景較好,預計該區為一中小型鉛鋅礦床。
內蒙古國勘院多次獲得國家、國土資源部和內蒙古自治區頒發的找礦獎和科技獎。1992年被地質礦產部授予“地質找礦功勛單位”的光榮稱號;2007年被內蒙古自治區黨委、政府、軍區聯合授予“文明單位”榮譽稱號;曾被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(集團)授予“地質(工人)先鋒號”、 “安全生產先進單位”、“實績目標考核先進單位”等榮譽稱號;被中共額濟納旗委員會和額濟納旗人民政府授予“實績突出單位” 、“優秀地勘單位”等榮譽稱號;2010年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等6家單位聯合授予“內蒙古自治區誠信企業”等榮譽稱號、2013年被中國地調局授予“中國地質調查成果獎”、被中共阿盟黨委、阿盟行政公署聯合授予“2012年全盟地質勘查突出貢獻獎”2014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授予“先進集體獎”等榮譽稱號。